2015-11-25
/11月13日,百度云安全天网系统,通过数十TB的日志挖掘,发现了安全宝某重点客户网站上的异常行为。之后我们的分析人员跟进,发现这是一起针对安全宝某重点客户的持续攻击。最终在客户系统上放置了Web后门。
2015-11-24
/谈到SQL注入,那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神器SQLMAP,SQLMap是一款用来检测与利用的SQL注入开源工具。那麽SQLMap在扫描SQL的逻辑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呢,接下来就探讨下SQLMap的扫描逻辑,通过了解SQLMap的扫描逻辑打造一款属于自己的SQL扫描工具。
2015-11-24
/在代码混淆当中,虚拟机被用于在一个程序上运行不同机器指令集。例如虚拟机可以让32位的x86架构机器上运行ARM指令集。用于代码混淆的虚拟机跟那种普通的,能运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完全不同(如:VMware),前者只用于执行有限的指令做一些特定的任务。
2015-11-24
/通过Hook XSS的常用函数,并监控DOM元素的创建,从而对整个页面的js行为进行监控。当发现页面中存在XSS攻击行为时,可根据预置的选项,进行放行,提醒用户选择,阻拦三种处理方式,同时预警中心会收到一次事件的告警,安全人员可根据告警进行应急响应处理。
在研究如何绕过一个系统之前,不急于直接读代码,先旁敲侧击看看这个系统大体都做了什么。
2015-11-23
/在11月初,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监控到一款名为“restartokwecha“的下载者木马拦截量暴增,而对其溯源发现,木马竟然来自PConline(太平洋电脑网),1ting(一听音乐网),stockstar(证劵之星)等一批知名网站。对这些网站进行分析发现,网站广告位展示的广告中包含了Hacking Team泄露的Flash漏洞中的一个漏洞利用挂马(CVE-2015-5122)。而该下载者木马,除了在用户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恶意程序外,还会推广安装多款知名软件。由于国内大量电脑仍然没有及时升级Flash插件,造成木马可以大规模传播。
2015-11-23
/阅读完前面的文章(链接:http://drops.wooyun.org/tips/9948),我们来到这里。
我们将使用曾经使用过的代码:
2015-11-21
/本文简要介绍了流行的三个浏览器动态Fuzz工具cross_fuzz、grinder、X-Fuzzer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并提供了一种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兼顾可重现性、通用性、高效性、自动化程度高的浏览器fuzz方法。
2015-11-20
/网络间谍小组“Rocket Kitten”,由伊朗人组成,他们的首次活动可以追溯到2014年,主要是通过钓鱼活动来传播木马,从而感染目标受害者。据报道,这个小组现在仍在活动中,最新的攻击活动出现在了2015年10月。
一些安全机构和安全专家已经分析了Rocket Kitten小组和他们的攻击活动,有大量相关的报告也介绍这个小组的行动方法、以及他们使用过的工具和技术。
2015-11-20
/在刚刚举行的Black Hat Europe 2015大会上,来自阿里移动安全的Wang Kang & Shuhua Chen & Aimin Pan 展示了劫持GPS定位以及劫持WIFI定位的技术
于是我用朋友的Hackrf试了一下
2015-11-19
/虚拟化实际上我认为就是使用一套自定义的字节码来替换掉程序中原有的native指令,而字节码在执行的时候又由程序中的解释器来解释执行。自定义的字节码是只有解释器才能识别的,所以一般的工具是无法识别我们自定义的字节码,也是因为这一点,基于虚拟机的保护相对其他保护而言要更加难破解。但是解释器一般都是native代码,这样才能使解释器运行起来解释执行字节码。其中的关系就像很多的解释型语言一样,不是系统的可执行文件,不能直接在系统中运行,需要相应的解释器才能运行,如python。
2015-11-19
/自从三个白帽问世以后,收到了大家的喜欢,依托『三个白帽』乌云做了几次小竞赛,我也出了几道题。Writeup不全是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我这里把几道题的解题思路汇总一下。 这几道题的源代码与环境都在三个白帽的集市中,大家获取三个白帽的邀请码以后可以在集市中进行购买与启动。
2015-11-18
/从最初CTF上apk的简单反编译到现在各种加固逆向,难度已经上升了好多个级别。但感觉除了ACTF,多数的Mobile题目还是以逆向为主。此次作为ROIS成员有幸能参与到RCTF2015的出题工作中,于是尝试了一些新的出题思路,导致大家做题都很不适应,也把大家坑了一波。欢迎建议、意见、吐槽。
2015-11-17
/随着移动端安全软件对APK的查杀能力趋于成熟以及Google对Android安全性重视的提高,病毒与反病毒的主战场已逐渐从APP层扩展到Linux底层。而且病毒作者也开始把PC端的病毒自我保护手段运用到移动端上,在移动端大量使用了免杀、加密、隐藏、反虚拟机等传统PC端病毒自我保护技术。但是之前一直还未出现过通过感染技术实现自我保护的病毒,此次,360安全团队首次发现了在Android系统中通过感染方式隐藏自身恶意代码的木马病毒——长老木马之四。
2015-11-17
/2015年11月10日,阿里云安全团队捕获到黑客大规模利用Redis漏洞的行为,获取机器root权限,并植入木马进行控制,异地登录来自IP:104.219.xxx.xxx(异地登录会有报警)。由于该漏洞危害严重,因此阿里云安全团队在2015年11月11日,短信电话联系用户修复Redis高危漏洞,2015年11月14日,云盾系统检测到部分受该漏洞影响沦为肉鸡的机器进行DDOS攻击,发现后云盾系统已自动通知用户。
2015-11-17
/近日,国外安全研究人员 Gabor 发表了两篇关于如何利用基于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的验证算法缺陷绕过 WordPress 登陆验证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基于 NTP 的验证算法缺陷以及如何利用该缺陷绕过 WordPress 登陆验证并给出了 POC 和相关工具。以下内容是对这两篇文章的汇总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