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
/几个月前看到有文章介绍俄罗斯的 Hammertoss 恶意软件,使用 Twitter 作为 C&C 服务。以类似方式滥用 TechNet 的也有过报道【1】。脑洞了一下觉得,使用图片(或者其他格式)作为隐写(steganography)的载体来携带 C&C 控制命令更为隐蔽一些,而且携带的信息容量相对 twitter 的 140 字限制大得多。
2016-02-01
/译者注:
由于原文中,作者(Sean Metcalf)已经明确的指出“未经本文作者明确的书面同意,请勿复制包含在此页面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因此为了分享此佳作,译者与作者(Sean Metcalf)在推上取得了联系,沟通之后,作者允许我将此文完整翻译并分享给其他人。在此也感谢 Sean Metcalf 大牛将有关 Mimikatz 的全部内容做了系统的整理并分享出来。以下是原文作者(Sean Metcalf)回复的截图,以作授权说明:
2016-02-01
/众所周知,每时每刻,世界上的web服务器都在遭到成千上万次恶意请求的攻击,攻击形式也是各有不同。今天,我研究的就是其中的一类:webshell。
2016-01-29
/在移动逆向分析以及 App 开发的时候,总会需要对其网络行为进行监控测试,本文总结一些抓包思路,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实践
笔者认为在抓包界,Wireshark 应该算是综合排名第一的工具(其实 Wireshark 自带的命令行工具 tshark 更牛逼)
2016-01-29
/OWASP移动安全漏洞Top 10中第4个就是无意识的数据泄漏。当应用程序存储数据的位置本身是脆弱的时,就会造成无意识的数据泄漏。这些位置可能包括剪贴板,URL缓存,浏览器的Cookies,HTML5数据存储,分析数据等等。例如,一个用户在登录银行应用的时候已经把密码复制到了剪贴板,恶意应用程序通过访问用户剪贴板数据就可以获取密码了。
2016-01-28
/在乌克兰电力系统被攻击之后,最近又爆出该国机场也遭受网络袭击。罪魁祸首都是黑暗力量(BlackEnergy),BlackEnergy是何方神圣?为何有如此神通?BlackEnergy是最早出现在2007年的一套恶意软件,后来出现了专门针对乌克兰政府机构打造的分支。BlackEnergy并不是最近兴起的新型恶意软件,但时至今日仍然站在潮头兴风作浪,这点值得我们关注。
2016-01-28
/Mimikatz 作为当下内网渗透神器之一,看起来似乎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它的全部功能(Sean Metcalf 在原文开头也表示了这样的疑惑),在一些诸如“十大黑客工具”的文章中也看不到 Mimikatz 的影子。 Sean Metcalf 大牛将有关 Mimikatz 的相关技术做了系统的整理,遂做粗糙翻译并作分享。译文难免有误,望各位看官及时指正。此文是译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 Mimikatz 的基本信息和检测 Mimikatz 使用的方法,在第二部分中会包含大量常用或不常用的 Mimikatz 命令的具体用法。
2016-01-27
/如果你的应用中使用了动态渲染路径 (dynamic render paths
) ,如渲染params[:id]
,通过本地文件包含(local file inclusion
),可能会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可以通过更新到Rails的最新版本,或重构你的controllers来修复漏洞。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特定的场景下,Ruby on Rails
框架的一个缺陷导致攻击者能够远程执行代码。
2016-01-27
/前段时间分享了JavaScript Backdoor技术,着重对其功能的开发、Bug的优化做了介绍,这次研究一下JavaScript Backdoor在实际渗透测试中的利用方法。
2016-01-27
/分析某商城漏洞,在漏洞验证时采用了两种iOS上的hack工具:cycript和reveal,各有风情,均能攻城拔寨,实乃我辈日常居家、杀人越货之利刃,现与诸君共享之。
2016-01-26
/从事互联网安全研究有些年了,研究杀毒软件,安全套装,防火墙,IPS之类的监控设备也有一段时间了,开始对现有和下一代安全防护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并且开始琢磨更为安全的架构,致力于让互联网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