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3
/写这篇文章一是为了应付团队的任务,二是锻炼一下自己对EXP分析和复现0/1day的思路,为以后爆出EXP/POC能自主分析作铺垫,三是总结一下相关漏洞挖掘常规利用点为内核挖掘作铺垫。
2021-12-09
/为什么最近要研究这块呢 因为最近在攻防演练时发现上传的普通CS马会直接被杀掉于是想做一做免杀,经过搜索有一种叫做白加黑的利用技术,其原理通俗易懂就是通过正经的EXE程序加载带有木马的DLL,杀毒软件发现白程序是安全的就不管了,大大降低了免杀难度,于是乎就有了这篇文章。
2021-11-30
/2021-11-18
/HEVD是入门windows内核的一个很好的靶场之一,主要是体验一下常见的提权漏洞利用的情景,里面内置了很多内核上常见的利用漏洞,如栈溢出、UAF、任意内存读写、未初始化、池溢出等。
2019-06-05
/2018年年末,我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发现了一个类型混淆漏洞,利用该漏洞可以获得一个write-what-where原语。直到今年4月份,该漏洞才得到了修复,相应的编号为CVE-2019-0752。
2019-06-04
/之前在使用WSL的时候就发现,其可以创建一些Windows无法接受的文件名或者目录名,这种差异造成了很多有意思的结果,比如当你是用WSL创建一个名为"..."的目录时,这个目录以及其祖上所有目录都无法在Windows explorer中删除掉,尝试删除时还会引起Explorer崩溃。
2019-05-15
/无论是否情愿,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Google一样在办公体系中完全移除了域控的(大部分)存在感,域仍然是安全人员觉得微妙的存在。 一方面各种域策略、账户的可视化配置方便了大部分企业的IT桌面支持人员在初创阶段做无脑配置,然而另一方面,域控天生与新时代ZeroTrust理念是无法完美契合的。最大的槽点不在于认证源仅仅只有固定密码可选(据传新的Windows Server终于将开始引入OTP,以及Azure AD在某种程度上是支持的),此外其他域提供的各种管理功能在现代互联网企业Linux+开源组件定制化的大技术栈下同样显得格格不入。
2016-06-21
/漏洞作者EduardoBraun Prado在今年早期发现了WMP的.MCL文件又存在一个可以导致远程代码执行的漏洞。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不争气”,同一个地方出现了多次绕过导致远程代码执行的问题。
2016-06-20
/这是“Exploiting Internet Explorer’s MS15-106”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如果您没有阅读过第一部分,我建议您开始阅读本篇之前去阅读前置文章
2016-06-19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攻击模型,可以跨网段劫持TCP/IP广播协议,我们把它命名为“BadTunnel”。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跨网段的NetBIOS Name Service Spoofing攻击。无论攻击者和用户是否在同一网段,甚至中间存在防火墙或NAT,只要用户打开IE或Edge浏览器访问一个恶意页面,或打开一个特殊构造的Office文档,攻击者就可以劫持用户系统对任意NetBIOS名称的解析,从而实现仿冒本地网络的打印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2016-06-16
/顾名思义,注入这种技术就是将代码或DLL注入到另外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中,以实现隐藏自身或其他目的。常见病毒根据其需求会选择不同的注入方式,但每种注入方式都是值得我们了解和学习的。本系列文章打算把常见病毒的注入方式分门别类地进行汇总,在每个类别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病毒,逆向分析该病毒的注入方式,并展示给各位读者,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2016-06-15
/在渗透测试中,渗透测试人员通常会使用mimikatz从LSA的内存中导出系统的明文口令,而有经验的管理员往往会选择安装补丁kb2871997
来限制这种行为。这其中涉及到哪些有趣的细节呢?本文将会一一介绍。
2016-06-14
/从中发现这时shellcode的内存地址又变成了0xffa14160(上面[esp]后紧接的9个90证明了这点),不再是0xffd26180,可以看出kali的内存中没有固定的shellcode地址,每次shellcode地址都会变化,这应该是由于kali的内核版本高,安全性好造成的
2016-06-03
/对github上某一知名的C#工程作细微改动并推荐用户下载,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在查看源代码后选择编译文件,然而在编译的过程中,会隐蔽执行代码,获得用户的主机权限,细极思恐。演示如下: